新闻中心
本文发表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4期数字化时代个体认同的多样性,2017.7
[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8179(2017)04-0031-06
[摘 要]星座文化在青年人当中数字化时代个体认同的多样性的流行,究竟是属于“意义建构”还是“符号消费”?研究发现,这二者是重构数字化时代个体认同的多样性的,都是时空脱域、信息高速流动的后工业社会的产物。个体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实现意义体系构建的实践,星座话语提供符号,而消费的过程则提供建构的途径,二者共同完成数字化时代个体认同的多样性了现代社会个体从身份标签到意义系统的自我建构。
[关键词]意义建构;符号消费;星座话语;个体化
一、问题的提出
星座话语主要来源于西方占星术,是用天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尤其是太阳系内的行星的位置)来解释或预言人的命运和行为的系统。它认为,天体,尤其是行星和星座,都以某种因果性或非偶然性的方式预示人间万物的变化。它试图利用人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天体的位置来解释人的性格和命运。西方占星学的开始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当前流行的星座话语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现代占星术,青年人通过占卜问事,为自己的困惑寻找原因和支持;一部分是根据十二太阳星座形成的流行文化,典型的代表就是 “同道大叔”。
2016年底美盛控股两亿元收购星座自媒体 “同道大叔”,美盛文化企划总监、这次收购的执行人章晋源称,这不仅是一个金融事件,还是一个文化事件,因为星座话语将参与未来青年人“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星座话语在青年人当中的盛行是与消费密切捆绑在一起的,是文化商业化的表现,消费者通过购买一套 “说辞”,给自己提供心理慰藉和精神支持。
“青年”是个宽泛的群体,本研究中的“青年”主要为集中在大型城市、完成了高等教育、初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人。为什么星座文化会在青年一代当中流行起来?这一问题指向了现代社会当中个体的境遇,无论是精神需求还是消费,都不再是集体的、政治动员式的,而是基于“个体”的、个人性的。本文将以消费社会的视角来讨论符号消费与精神信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精神生活的特征。
(一)青年一代的信仰状况与特征
“新世代运动”是我们理解星座文化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由于来源上的多源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系统的信仰,而更多地将它看作是个体的精神寄托和意义建构方式。对于多元的精神生活需求和信仰模式为什么会在青年人中流行起来,主要的解释有两种。
一种是“文化资源论(culturalsourcetheory)”,[1]其核心观点是,在科学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不会主动接触与科学伦理相背离的超自然经验,教育背景决定了他们少有这方面的偏好和经验。如果有青年热衷于多元信仰,并不是因为年轻,而是因为他在人群中就处于边缘群体的位置。一种是 “经验中心论(experience-centeredapproach)”,[2]它批评文化资源论对个体的紧张、焦虑、沮丧等消极情绪的忽视,认为应该以个体的体验为落脚点,青年人对多种信仰形式的需求,主要是用以缓解个体的消极情绪,而不是提供支持;出发点是个体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而不是结构性的社会弱势地位。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青年人生活世界中所存在的这一动向尚未给予太多关注,现有的讨论还难以归入上述两个解释框架,只是在研究青年人的精神生活、信仰状况时对算命、占卜等问题略有涉及。沉迷于星座、面相、血型、属相,是因为他们精神空虚、缺乏寄托、缺乏辨别能力。[3]究其原因,基本上归结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断裂、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转型形成的失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等。[4]
(二)本文的理论视角:消费亚文化
本文拟采取消费亚文化的视角来对青年人星座文化热的现象进行解释。消费亚文化的概念来源于消费社会的理论框架,在这一框架之下,消费品具有符号性、观念性、关系性、意向性的特点,符号存在于心理分析的层面,尤其是信息时代,信息、代码以符号的形式成为名副其实的消费品。[5]消费社会中符号消费的逻辑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有某种共同之处,它的目标不是建立新的“社群”,而是建构“流动的认同感”。
在生产主导的社会中,消费的对象是具有使用价值、具有一定功能的商品,消费的目的就在于物品本身,通过物品的购买和交换来满足自身物质生活的需要。在消费主导的社会中,消费的对象从生产性转向非生产性,消费的中心从功能性转移到非功能性,消费关注的角度已经不是使用价值,而是它所具有和符号意义和突出的个性特征。被消费的东西不是物品,而是意义和符号。
符号是消费社会中“消费”的核心内容,通过符号消费人们界定了个性化的、处于符号差异体系中的意义对象。从消费的角度解释现代社会,当下社会的消费已有别于往昔。我们通过消费亚文化的视角来观察星座文化在青年人当中的兴起,就会发现它与传统的民间信仰是有本质性的区别的,这将在文章中进一步展开论证。
二、星座话语的盛行:以“个体化”的方式寻求文化认同
(一)直接动机:一代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的认同是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建立起来的;进入工业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业缘关系在社会认同中扮演了越来越显著的角色。“双重脱嵌 ”是这一代年轻人生存的基本特
征。[6]
近期以来,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使得脱离于刚性的社会制度、更加个体化的认同方式在年轻一代当中兴盛起来。在这当中,共享的概念、互联网、二次元、星座话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位85后访谈对象告诉我们: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和人聊天聊几句都会谈到星座,它可以开启一个很好的话题,可浅可深。
从情感和社交的角度来讲,它是开启话题的好工具,是个润滑剂。
我们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从情感和社交的角度来看星座,重要的是能不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安稳。
星座知识或者占星学,在目前经常是以社交的元素呈现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要相信星座?事实上真的相信或者真的科学与否无关宏旨。人们之所以选择相信星座是因为他们遇到了问题:沟通问题、关系问题、社交中的话题问题。他们希望通过星座及其相关的话语系统,向他人传递信息,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有些人大呼“星座是骗人的”“星座根本不科学”,这样的行为是向别人发出停止话题的信号,所拒绝的并不是星座,而是一种了解这一代年轻人社交文化的途径。
在这一代青年人看来,认同的内核是志趣相投,相比较以往的同学、同事等基于现实社会关系而建立的认同,他们认为跨越现实的社会关系、基于共同的话语所建立的认同是更加有效的,而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他们的社交和认同提供了手段上的支持九游娱乐。正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的变迁,使得包括星座话语、二次元、粉丝消费等青年亚文化在这一代人当中流行开来。
(二)形式选择:去结构化、去制度化的个体化形式
除了社交方式和寻求认同的途径,星座话语在当前青年人当中流行起来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占星术。他们希望通过占星术寻求对当下困境、境遇的文化解释和精神支持,这些很难在主流话语体系里面找到,所以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适合自我身心发展的自然信仰模式,从“命运”的角度获得一种全局观。
在田野中,我们接触到的占星师都谈到共同的一点:对于不同的咨询者,他们很难给出一个趋于统一的回答,因为每个人的问题不一样,处境不一样,问题的出路也不一样。一位占星师在她的微博上写道:
我觉得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告诉别人,这些事,你会有,别着急;那些事,你没有,不可惜。无非是借助了星座这个工具罢了。
另一位占星师则告诉我们:
星盘不是占卜,是解释,是揭示事物联系的学问,是让人明白“云在青天水在瓶”的道理,它是用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生活原来是独一无二的,只有明白各安其分,才能减少比较,心情就会平和很多了。
在现有的针对西方新世代运动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新世代运动中的各种实践,都是强调个人精神追求的要义,它是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提供文化的解释,而不是像传统的各种意识形态那样告诫人们应该如何去生活;在实践方式上,人们应该选择最适合自身情况的精神信仰。[7]多元化的条件之下,人们日渐聚焦的问题都具有极大的个体化特征,要达成一致的解决途径和解释方式的难度越来越高,因此,从表现形式上来讲,每个人个体的意义构建———或者说精神生活———都表现出了极强的个体化特征。
(三)本质属性:满足个体精神需求和意义建构
当全球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以后,强烈的个人主义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特征;中国社会近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造成的结果是多维度的:它既带来了多元的选择,也造就了多元的评价标准,更是制造了多元的困境,这会使得人们的精神需求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新的趋势强调个人选择的个性化的成长和实践经历,这就成为人们破解多元困境的新途径。
星座话语内容来源的丰富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正好吻合了人们个人主义倾向的信仰需求。青年人并不寻求通过信仰将自己嵌入到新的社会网络之中,也没有据此构建一个新的 “社群”的需要。我们在做田野的时候,不断听到有人描述自己接触占卜术的初衷,就是想知道“我是不是就这个命?”谈及目的,人们谈到的大多是自己的迷惑、遇到的难题,他们希望通过这种“不同寻常”的方法,为自己找到一个看问题的新视角,而星座话语确实为个体提供了释放情绪的渠道,它有一个很明显的功能就是帮助或者说服人们接受生活中的残缺和不如意、克服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虑感,为不同的个体重新构建他们自己的坐标体系,以应对快速变化中由于生存秩序原子化而造成的归属感迷失。这些问题尽管是社会性的,但是它投射在每个人身上却是以个体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人们视角的落脚点都是自己的命运,而并没有诉诸“我要成为某个群体一员”的需要。
所以,如果我们将星座文化看作是与新世代运动中多元信仰相关的现象,那么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个体焦虑,但导致个体焦虑的根本原因却是结构性的,是社会领域分化导致的多元格局,致使针对个体的权威经验失效,青年人通过占星等实践表达自己内心关切的、与个人经验和当下境遇有关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归纳,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变迁导致了多元化,既包括多元的选择,也包括多元的评价机制和判断标准;这样一来,在改变社会结构的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意义体系,认同的一致性降低,个体的意志和需求上升到空前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在选择建立自身意义体系的方式的时候,更多的是寻求意义的支持,对当下的境遇做出文化的解释,克服原子化的生产状态所带来的孤立无援的感觉,因而无论是直接动机,还是形式选择,包括本质属性,均体现了当代社会“个体化”的核心特质。
三、消费行为与信仰建构的关系
星座热带动了青年人的文化消费,尤其是星盘占卜经常是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完成的。这些活动都是明码标价的,也有较为确定的市场行情。就我们的了解而言,塔罗占卜一般以一个问题为核心的一组问题收费100元左右,市场价格相差不大;占星术和八字排盘的价格差异较大,从几百元到上千元,甚至近万元的收费标准同时存在于市场当中,客户群体也被价格标准细分了。
这样一来便有人认为,包括占卜术在内的多元信仰谈不上“信仰”———去占卜的人未必相信,他们只是通
过消费的手段,购买一些用于描述命运的“符号”、一套“说辞”来满足自己的精神和心理上的需要。对于这种
观点的理解和应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界定“消费”。
(一)在消费社会的框架下理解“符号消费”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学的视角为我们理解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人们通过符号的消费建构自己的身份、地位、话语及意义体系,那么包括道德、宗教在内的所有文化形态都可看作是符号的不同形式,从而成为人们的消费对象。
就像我们在田野中遇到的一位访谈对象,她的生活在一般人看来非常美满,没有经历过重大挫折,事业发展顺利、家庭幸福美满。关于她为什么会介入到星座话语热里面,她的回答如下:
这三十来年的人生用一帆风顺形容也行,用一潭死水形容也行。大家都说“玩的就是心跳”,但是我什么都没有尝试过,日子就是机械重复。我同学说我是“出土文物”,好像真的是这样。2013年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想知道五年后自己的样子,就看看你现在的老板或者身边比你大5岁的同事,我一下子就特别心慌。都说做学问心要静,但我有时候搞不清楚,这种状态究竟是心无旁骛还是闭门造车。我在BBS上遇到的占星师帮我看了星盘。我就问她,我一直过这种特别稳定的生活,万一发生什么变故,会不会一点竞争力都没有啊?
在一般的观念中,星座热都会被看作是“不入流”的东西,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否定和排斥,但当代青年正是通过符号消费的方式,将它们整合进了当代人的意义体系和文化符号当中。我们在田野调查中很明显的一个感受是,多数人在进行选择或者面对困难的时候,并不是没有选择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无法从原有的制度化的意义体系中找到支撑自己行为或者选择的说法,这个时候他们转向了非制度性的、边缘化的话语体系,希望从中汲取意义的支持。
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理论出发,青年人与星座话语相关的消费可以被归入符号消费划分的第三个类别中,即通过消费来重构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种消费运用星座话语中的各种符号正是要打破血缘、地缘、业缘等结构性的关系,它不寻求与公共的生活建立联系,不以 “社群”的建构为目标,它要解决的问题是追寻个体在社会的坐标体系中所在的位置,要建构的是 “流动的认同感”。[8]所以,这里消费的不是某种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体系,即个人、社会、边界、意义的重塑和界定。
(二)个体化:星座话语的流行与符号消费共享的逻辑
贝克在他的个体化理论当中论述到,“个体化”意味着既有社会形式的解体,个体从传统的社会结构中脱嵌出来,去寻找新的嵌入方式。这些嵌入方式包括福利国家、公民社会、市场经济。[9]到了鲍曼这里,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嵌入方式甚至可以不是“共同体”。他认为现代性的特质是流动的,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个体肩负起了自我选择、自我塑造和自我负责的责任。[10]鲍德里亚理论体系中的符号是一个个的标签,通过个体以外的消费模式决定个体的身份,即人们通过消费来界定 “我是谁”。当然鲍德里亚对于消费的评价并不是积极的,他眼中的消费和马克思眼中的劳动一样,是对个人的异化和奴役。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此的讨论,简而言之,在消费社会中,符号的消费是人们寻找归属、建构自我的一种方式。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中符号消费的逻辑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有某种共同之处。顺着这样的思路理下去,我们发现作为文化现象的“星座热”在根本上与符号消费是相通的,而且星座本身就提供了一套符号体系。如果说品牌、环境、个性差异、心理意向等构成了外在的标签符号,向他人展示自己(个体)的身份、地位、社会结构位置,通过符号消费告知他人“我是谁”;那么,星座话语的热潮所提供的意义的符号体系,则是给个体内在的解释和支持,在未知的时候克服恐惧、释放情绪,接受无法突破的结构困境,[11]这里个体需要的是“有效的”而非“正确的”,人们通过符号消费告诉自己 “我为何如此”。所以星座话语的流行与符号消费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拥有着共同的逻辑,即现代社会中的个体化。
符号消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当代青年个体意义建构的有力视角。星座话语作为一种符号体系,青年人通过消费的方式完成意义建构的实践,它的属性是向内的、个体性的,因而它能够为个体提供意义支持,但是不为社会提供整全的社会规范。能够成为社会价值规范的话语体系,需要为社会成员提供行动的准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全社会的大部分成员能够在这种价值规范之下选择自己的行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12]但是星座话语显然不是这样,它侧重于强调个人精神的追求,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提供文化的解释,而不是像世俗的主流价值观、传统的宗教那样告诫人们应该如何去生活。在这样一种非制度性的意义体系当中,人们聚焦和寻求解决的问题都具有极大的个体化特征,要达成一致的解决途径和解释方式并不是它的主要目的。所以,从形式上来讲,它表现出极强的私人性特征,面向的是“个体”而非“社会”。
四、结语
“星座热”与符号消费究竟是什么关系?这里面牵扯到的关键点有两个:如何理解个体的意义建构、如何理解消费。本文经过讨论认为:第一,关于个体的意义建构。审视和分析个体的意义问题,不应该将它简单地框入二元论的误区,不能用某种既定的架构衡量鲜活的意义追求,来源的多样性、表现形式的多元化是与社会变迁和转型密切相关的。第二,关于消费。消费是后工业时代的生活方式,人们消费的对象不再是物质或者使用价值,而是符号意义,通过符号的消费界定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状态。
这两个问题界定清楚之后,我们发现这二者都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当代青年处于一个时空脱域、信息高速流通的社会环境当中,他们能够很方便地接触到主流文化以外的各种文化资源,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外来
的。他们认为可以借鉴任何适合自身身心发展的意义建构方式,用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是正统,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所以,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实现个体意义体系构建的实践,并不意味着不严肃———星座话语提供符号,而消费的过程则提供建构的途径,二者共同完成了现代社会个体从身份标签到意义系统的自我建构。
[参 考 文 献]
[1]Finucane,R.C.AppearancesoftheDead,ACulturalHistoryofGhosts[M].Buffalo,NY:Prome-theus,1984.
[2]Greeley,A.M.SociologyoftheParanormal:AReconnaissance[M].BeverlyHils,CA:Sage,1975.
[3]王康.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0(1).
[4]丁根林.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社会学解析及其引导———基于浙江省高校的实证研究 [J].中国高等教育,2010(6)
[5]张红岭.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8(7).
[6]邢婷婷.“双重脱嵌”与新移民个体意义体系的建构———社会流动视角下青年多元信仰实践[J].世界宗教文化,2016(5).
[7]PaulHeelas.TheNewAgeMovement:Religion,Culture,andSocietyintheAgeofPostModernity
[M].Oxford:Blackwel,1996.
[8]吴玉彬.鲍德里亚和马克思的异曲同工之处 ———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社会,2013(5).
[9]贝克·乌尔里希,伊丽莎白·格恩斯海姆,著,李荣山,译.个体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鲍曼,齐格蒙特,著,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1]Emmons,C.E,J.Sobal.ParanormalBeliefs:FunctionalAlternativestoMainstreamReligion?[J].
ReviewofReligiousResearch,1981(4).
[12]Watson,James.OrthopraxyRevisited[J].ModernChina,2007.
[作者简介] 邢婷婷(1982~ ),甘肃天水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讲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宗教社会学,青年研究。上海,邮编:200433。
编辑:张路尧
联系我们
复旦人类学之友读者邮箱
fudananthro@163.com